纺织市场“乱象”:谁在“迎风起舞”,谁又在“猫冬”抗寒?

今年真真切切是大家口中的“坏三年”了,大部分企业还是表示产销难平,业绩较去年都有很大程度的下滑,但例如户外面料这类普遍的产品,相比于其它常规品种,却并没有很受市场饱和的影响,可见,市场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01.面料

然而,也有染厂反映,仿真丝面料较之前并没有很大改观,雪纺、花瑶绉等常规产品库存依旧在1-2个月,很难去库存。

上周,浙江杭州某印染厂关于染费上调的消息刷爆了热点,染费上调向来都是纺织市场行情向好的苗头,突如其来的消息给纺织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

其实,从中国绸都网监测的样本企业来看,目前盛泽地区织机开机率已经有所回升,其中喷水织机开机率上升至8成以上,圆机开机率从4-5成上升至5-6成,经编开机率也从6成上升至7成左右,与8月初相比,开机率普遍上升了5-10%。染厂开机率也有所提升,目前在90%左右。

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单和四面弹单子较多,生意较好的染厂基本都是做这两种,并且市场单下单量基本都很大,客户都是几十万米一下,染厂确实忙不过来了,就通过上调染费来调节供需关系。

那么在各项成本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染厂“不走寻常路”,选择下调染费呢?

其二,很多染厂在去年行情好的时候以及响水事件爆发后染料上涨以后涨了太多价,染费有点虚高,现在行情不好,就趁势降下来。

可见,在染厂方面,也是存在两极分化的,并不是所有染厂的指向性都相同。

内外贸需求减弱

内贸方面,市场对服装的需求也在转移。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力在小幅下降。通过统计局数据分析,居民服装消费占比总消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另外,如今人们对服装的观念有了改变,快时尚品牌成为主流。快时尚的模式是量少速度快,因此对面料的需求量不再向从前般大批量,而是小批量且偏向中高端产品。

坯布市场产能过剩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日趋激烈,因为纺织行业明显已经到了一个彷徨焦虑的十字路口,需要质变型的突破。然而在这个科技、文化、经济全方位面临复杂转型的时代,一个产业期待的安全转型,显然不轻松。

因此可以预见,纺织产业链的新一轮“腾笼换鸟”会一直影响接下来的三年。短期来看,尽管服装高库存和市场购买力下降制约了面料的需求,但下半年的秋冬装和明年上半年的春夏装生产,仍有一定的刚性需求。但长远来看,这是去“低小散”的举措,是把产业不断集中的过程,在进入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之前,纺织市场或将在接下来迎来阵痛期。

来源:涤纶长丝、中国绸都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