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或结束,纺企:利好?

上周六中美贸易传来利好消息,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周六中美贸易传来利好消息,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到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回答了中国媒体记者的提问。从中美两国关系,到正在磋商的中美协议;从“实体清单”,到中国磋商团队的表现,对于这些“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特朗普一一解答。那么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纺织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新传媒小编中美磋商新进展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1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特朗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我们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我认为当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特朗普在答问过程中还提到,他很高兴看到,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这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特朗普多次强调,美中两国将达成一个“伟大的协议”,其意义将超越关税问题本身。他表示自己完全赞同中方所说的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着(中美经贸磋商)。”此轮谈判最直接的成果便是美国暂停对定于周二生效的2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上调,中国同意从美国购买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农产品。利好刺激棉价上涨一些贸易商表示,中美贸易磋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对棉花、棉纺织、服装行业是个大大的利好。根据上周的谈判结果,中方同意从美国采购400-500亿美元农产品(相当于中国两年左右时间的进口美农产品总额,含2019/20年度美棉的概率大)。10月14日,国内商品期市开盘,郑棉主力合约直线拉升涨逾3%,棉花多合约大涨。新棉上市以来,市场从初期的极度悲观到现在逐步好转,近期籽棉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皮棉成本明显抬升,价格也出现了反弹。随着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期棉价上行又有了新的推动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对纺织行业的影响美国加税清单中涉及了中国绝大部分化纤、纱线、织物、地毯、产业用纺织品、服装及家用纺织品,按照海关数据,中国每年出口美国的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总额约为500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战直接造成了中国对美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化纤长短丝下滑最为迅速,可替代性较强,纱线对美的出口相对较乐观。随着加征关税的提高,预计在今年年底,上游纺织品的出口将面临较大困难,而服装家纺产品的出口压力将在2020年更为突出。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出口美国占全球的18.2%,是我国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较上年减少100亿美元,全行业出口增速将下降3%-4%。中美贸易摩擦是造成中国出口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还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纺织供应链布局调整等因素,例如当前一些新兴国家的国际贸易占比增长表现突出。此外,随着外部形势变化以及产业自身规模扩大,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早已步入总量增长放缓、深度调整转型周期中,当前发展速度处在合理预期范围内,这是纺织行业发展壮大、结构调整的必然,因此不能说中美贸易摩擦是行业增速放缓的核心因素,相反,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行业的转型升级速度。未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领域将从服装逐步转向面料,纤维等产业链中上游产品。行业普遍持悲观情绪中国棉纺织大会的现场调研数据显示:72.5%的企业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缓解,23.2%的企业认为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见企业看待中美贸易仍持着悲观的情绪。79.5%的企业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警惕贸易形势反复行业应着眼市场优化产品如今,中美贸易传来利好消息,或对紧张的纺织形势有所缓解,但不确定因素仍很多,需警惕贸易形势的反复多变。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中美贸易关系偏于紧张的情况将长期存在,但中国仍是世界纺织的重心,中国纺织工业在应对当前的贸易关系上,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应该积极开拓多元的出口市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及发展中市场目前尚不是最终消费市场,要以发展纺织初级产品作为布局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关键,同时也要积极与海关企业和境外投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二,充分挖掘内需市场空间。国内的消费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关注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内需消费升级发展方向。第三,要合理开展境外投资布局。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等具有要素成本方面的优势,当地投资优惠政策力度大,但电力和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需要谨慎。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发展环境时,纺织企业应该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研究与思考,着眼终端消费市场,优化产品。要做好应对长期复杂环境的准备,提升效率,增加有效的要素投入。

发表评论